2020年7月22日,《江西日报》学与思板块刊登我院科技战略研究所饶德明博士文章:锻造中药材“江西名片”。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壮大江西中医药特色优势产业,离不开好的药材。锻造中药材“江西名片”,恰逢其时。
首先,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指示的要求。去年5月,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指出,“要聚焦主导产业,铸链、补链、强链,做优做强做大中医药等产业,力争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其次,机遇当前,不可错失。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治疗方案因其治愈率高和低后遗症等独特临床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6月7日,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以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等为代表的中成药,临床疗效确切,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窗口期。
第三,江西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有优势。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显示,江西共有超过3500种中药材,资源丰富。江西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类型多样的土地资源奠定了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中药材种植业的基础。
锻造中药材“江西名片”,应有问题意识。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江西中药材种植中存在的效益不高、种植规模与产业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实行源头治理。
突出区域特色,发展道地品种。道地药材,贵在地道,只有源自特定产区才能独具药效。一是精选择优培育,选育本地野生中药材品种进行驯化栽培种植,建设规范化的优质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形成本地特有的道地中药材优势品种,从根本上保证道地药材的地道。二是加大道地药材种植,加大对“三子一壳”、覆盆子和草珊瑚等道地药材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种植,提高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的市场供给能力,抵御市场风险。三是开展道地药材“一县一品”建设,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培育壮大一批中药龙头和重点骨干企业,打造更多像商州枳壳、广昌白莲、余江夏天无、樟树吴茱萸等道地药材地理标志。四是发挥我省生态文明优势,依托森林药材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原生态、仿野生栽培、野生抚育规范化种植技术,打造绿色中药材“江西名片”。
规范采收加工,强化质量监管。中药材采收和产地加工是影响中药材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的关键环节,是进行中药饮片生产的前提。一是提倡科学合理采收。大力推广药材规范种植技术,建议组织我省农业院校和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对药农开展中药材加工理论和技能培训,指导他们根据中药材生长的季节、雨水条件以及生长的年限等进行科学高效地采收,保证药材质量。二是推广产地加工。根据中药材种类和性质,选择科学合理的产地初加工方法,改进产地初加工技术,积极推动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与炮制一体化,降低加工成本,保证中药材来源和质量。三是强化生产加工管理。建立完善的、全过程的中药材生产质量标准控制体系,开展中药材质量监测工作,发展第三方中药质量评价机构,培育中药材种植、加工示范基地,引导企业形成中药材种植、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树立良好的行业诚信,提升我省中药材的市场竞争能力。
构建流通体系,打造交易中心。当前,国内外市场和中医临床对优质中药材的需求与日俱增,我省应当利用樟树“中国药都”的影响力,打造辐射更广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加快占领国内外中药材市场。一是加快完善中药材物流体系,加大对药产地道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中药材物流基地。同时,改善配送设施,加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性,避免因装卸搬运造成损坏,提高中药材交易的满意度。二是推进“互联网 ”模式,引导互联网电商与中药材产业深度整合,培育集中药商贸、电子商务、物流仓储服务、质量追溯功能和数据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 中药材”新业态,实现产地与消费终端直连。三是打造品牌交易中心,突出药都樟树中药材资源集散、物流配送和信息交流的中心地位,带动南昌、九江、吉安、赣州、上饶等地,形成接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点面联动、辐射全国的格局,打响江西药材品牌,实现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