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研进展

《江西日报》理论版刊登我院文章:高水平建设“鄱阳湖国家自创区”-九游会ag登录

来源:科战所 陈春林    更新时间:2020-08-24    浏览:7064
【字体:

 8月24日,《江西日报》学与思板块刊登我院科技战略研究所陈春林博士文章:高水平建设“鄱阳湖国家自创区”。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鄱阳湖国家自创区”),是全国第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一区多园、独立园区、一市一区等模式不同,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属于多区协同模式,涵盖我省7 个国家高新区。今年6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强化高端人才集聚等政策举措,高水平推进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建设,尤其需要在协同联动、发展新经济和创新上发力。

 建立纵深协同联动机制。首先,形成常态化“七区”协同工作制度。鄱阳湖国家自创区涉及7个国家高新区和所在地市政府,要在充分发挥自创区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基础上,通过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加强部省对接,强化省直相关部门与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吉安和赣州七市之间的沟通协调,解决行政区划、地区行政壁垒带来的困难和问题。其次,凝聚政策合力,纵深推进鄱阳湖国家自创区与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级赣江新区的联动发展。通过建立联动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第三,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探索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此外,重视建立政策叠加机制、产业互补机制、人才共享机制以及其他创新联动机制,最终实现高新区、自创区、试验区和国家战略“串珠成链”,取得最大效果。

 发展“四新”“四化”新经济。鄱阳湖国家自创区作为未来我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要以“四新”(即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化”(即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为主抓手,推动新经济发展。首先,要围绕新经济制度需求,大胆开展区域性探索试验,将鄱阳湖国家自创区打造成新经济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引领全省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对于国家鼓励探索的区块链、人工智能、5g、大数据、数字经济、共享经济、跨境电商等新经济领域,大胆开展产业创新服务;对于国家尚未明确支持但具备成长性的新经济领域,认真研究市场主体的服务需求;对高潜力新兴产业领域,加大资源倾斜投入力度,出台个性化的机会清单。第三,要创造有利条件,催生更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新领军者企业等爆发式成长的新经济主体,鼓励产业跨界和场景创新等创新行为,将鄱阳湖国家自创区打造成面向未来的个性化产业跨界试验区。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一是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培育创新主体。通过科学分析7个国家高新区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基础,着力打造创新型产业体系,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准确定位每个行业、每个领域的短板或瓶颈,集中优势力量,实行联合攻关。二是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壮大人才队伍。围绕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有保障,探索“人才特区”建设途径,发挥人才政策的“磁场效应”,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三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深度融合。探索出台相应制度,允许部分取得许可的金融机构或初创科技型企业,在一定时间和有限范围内测试新金融产品、新金融模式或新业务流程,支持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支持开展知识产权咨询、代理、评估、质押融资和托管运营等服务,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四是优化开放生态环境,汇聚创新资源。推进跨境贸易、跨境劳务、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游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和跨境产业合作示范区,做足内陆开放生态创新的文章。五是优化政策生态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借鉴吸纳其他自创区的有效政策经验,加强政策引导,创造优良创新政策环境,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探索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