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江西日报》理论版刊登我院科技战略研究所冯雪娇博士文章:以科技创新重振江西农机制造辉煌。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我国传统农机装备产能相对过剩,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农机装备相对短缺。江西是传统农业大省,曾经拥有以江拖、南柴、手拖等为代表的传统农机装备企业,辉煌一时。面对智能化农机装备相对短缺的形势,我省应抓好这一机遇,打造农机装备发展的新亮点、新特色,重振农机装备制造辉煌,推进我省向农业强省迈进。
●建平台,突破技术瓶颈
共建技术创新中心。结合我省技术创新发展布局,整合省内农业机械研究院所、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资源,联合全国知名农机研究制造院所、双一流高校、知名企业,共建省技术创新中心和农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在水果生产的全过程机械装备、传感器、智能化技术、农机导航和水稻生产的轻简化、绿色化、智能化全程机械化装备上进行攻关研究。同时,针对农机与农艺不配套、农机装备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致力于将先进适用、节能环保的重大农业机械技术进行集成配套,推动新型农机装备在我省的验证与推广。
布局建设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南昌、吉安、新余、赣州既是农产品主产区,同时也集聚了一批农业装备企业,应依托已形成一定集聚效应的小蓝经开区、新余农机产业园、信丰工业园,布局建设农机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集聚农业装备领域高端人才,重点发展大型化、智能化、精准化、信息化的中高端农机装备,主攻水稻果蔬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药材机械中药材专用机械、设施农业技术装备、低山丘陵区适宜农业装备的研发与制造。
●育人才,培育龙头企业
强化农机装备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人才需求的预测,我国农机装备产业的人才缺口到2020年将达到16.9万人。应支持我省以农为特色的高校,加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工程”等学科建设,鼓励其他高校开设农业机械化领域相关专业。同时,充分发挥国家和省内人才工程平台作用,重点引进和培育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业机械先进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领军人才。支持农机专业人才出国留学、联合培养,学习国外智能农机技术。创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引进国际农机装备高端人才来赣创新创业。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政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工程创新基地、实践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
培育龙头企业。整合各有关部门资源,支持我省已具一定实力的农机装备企业做出特色、做优做强,在果蔬采后处理设备制造、农业机械制造和输送机械制造方面形成优势。孵化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农机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龙头企业依托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延伸产品供应链、价值链,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合作,带动中小企业和配套零部件企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加大力度,吸引省外优秀农机企业及其装备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落户江西。
●强顶层,加大政策扶持
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把重塑江西农业制造辉煌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摸清我省农机装备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发展需求,理清思路,制定出我省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和保障措施。
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的理念。针对江西特色经济作物如茶叶、白莲、油茶、蔬菜、中药材等,树立农机农艺融合理念,加大标准化种植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标准化建设。加大力度研发适合我省丘陵山区及特色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以解决丘陵山区果园生产机械化为突破点,补短板、降成本。
完善补贴配套政策,加大资金精准支持力度。针对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机产品,积极探索“融资租赁 智能农机装备”新模式,采用融资租赁等灵活九游会ag登录的支付方式,缓解农民采购面临的资金不足难题,撬动农机更新换代市场,加速更多农机新产品试验鉴定和推广应用。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支持茶叶、白莲、蜜桔等特色农产品在不同地域建立区域性机械化作业示范点,对实行补贴范围内农业机具应补尽补,支持鼓励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并积极开展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重点推广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智慧化农机产品。